膀胱内积有大量尿液不能排出称为尿潴留。尿液完全潴留膀胱,称为完全性尿潴留;排尿后仍有残留尿液,称为不完全性尿潴留。急性发作者称为急性尿潴留,见膀胱胀痛,尿液不能排出;缓慢发生者称为慢性尿潴留,多无疼痛,经常有少量持续排尿,又称假性尿失禁。
尿潴留原因分两类:①尿道阻塞:各种原因阻塞了膀胱颈或尿道。②非尿道阻塞:由排尿功能障碍引起的。较常见的如手术后伤口肿痛,反射性地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;术后或产后腹压突减。对内部压力的增加不敏感而常无尿意,以致存积过量小便引起尿潴留。中医称此病为“癃闭”,多与脾、肺、肾三脏有关,膀胱气化不利是导致癃闭的主要原因。
水热互结症见小便量少,热赤或闭,小腹胀满,大便不畅,甚或喘息神昏;膀胱瘀血者小便滴沥不畅,或尿如细线,或阻塞不通,小腹胀满隐痛;肾阳不足症见小便淋沥不爽,排出无力。
建议一: 点开 查看艾灸注意事项
建议二: 点开 查看艾灸常见反应
尿潴留是术后常见病,艾灸治疗此症有效。
寒某,女,45岁。
主诉:子宫全切术后尿潴留10日。
刻诊:体虚神疲,舌淡瘀暗,脉细缓无力。
艾灸:隔物灸仪施灸,处方见上表,每天2次,早晚灸。灸3天后,拔出尿管能自解小便。灸20天后痊愈。
学艾灸☞ 艾灸指南针
☞ 公众号内“穴位图”免费领取 人体穴位图一份!
☞ 公众号内“视频”免费领取艾灸全集(视频)
☞ 公众号内“症状”即可得到3000种常见症状艾灸方法
关注微信公众号咨询以下病症艾灸方法:
颈椎病、肩周炎、腰椎间盘突出、腰肌劳损、坐骨神经痛、风湿性关节炎、痛风、骨质疏松、网球肘、腱鞘炎、足跟痛、老寒腿、落枕;
高血压、低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冠心病、脑血栓、脑动脉硬化、面瘫、抑郁症;
鼻炎、失嗅、咽炎、耳聋耳鸣、牙痛、眼睛干涩、近视、白内障、飞蚊症;
消化不良、结肠炎、小腹痛、慢性结肠炎、胃炎(胃痛 胃酸 胃溃疡)、胃寒、胃下垂、胃十二指肠溃疡、阑尾炎、便秘、痔疮;
阴道炎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、崩漏、产后少乳、产后修复、不孕症、子宫肌瘤、乳腺增生、宫寒、盆腔炎、宫颈炎、白带异常、尿道炎、乳腺炎、子宫脱垂、子宫内膜异位、产后风、卵巢囊肿、输卵管炎、外阴瘙痒、更年期综合征;
美容、祛斑、雀斑、黄雀斑、减肥、丰胸、狐臭、口臭、灰指甲、早老性白发、脱发、痘痘;
阳痿早泄、前列腺炎(前列腺增生、前列腺肥大)、肾虚、阴囊湿疹、少精、精液不液化、缩阴缩阳、茎中痛养、睾丸炎、睾丸胀痛、精索静脉曲张;
帕金森症、中风、失眠、神经衰弱、面瘫、面神经炎、舌麻、癫痫;
尿潴留、尿失禁、尿道炎、小便频数、膀胱炎、肾结石、尿结石、尿血、泌尿系感染、肾盂肾炎、肾炎;
小儿遗尿、小儿腮腺炎、小儿百日咳、小儿泄泻、小儿惊风、小儿夜啼、小儿疳积、小儿疝气;
胰腺炎、养肺、肺气肿、静脉曲张、头痛、体虚多汗、改善微循环、甲亢、甲减、口腔溃疡、上火、疲乏、祛湿气、甲状腺结节、肝炎、乙肝、脂肪肝、肾积水、头晕(眩晕)、口苦、脾虚、带状疱疹、淋巴结肿大、醒酒、戒烟、浮肿、胆结石、胆囊炎、手麻、肛门瘙痒、脚麻
提示:
1、施灸顺序应遵循先上后下、先左后右、先背部后胸腹、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。
2、灸后若出现极大不适或病情加重,请前往医院辩证施治。
3、本文仅供学习参考,不构成灸疗建议,务必在当地医院医生指导下辩证施治。
上一篇:带状疱疹的艾灸方法